今日“双十一”,全民狂欢节。手机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诱惑,短信通知你“买多少送多少”,
8 m' u5 B0 z2 u: z, ?% m- G浏览器弹出“秒杀进行时”,微信群求助“砍价请帮忙”,朋友圈刷屏“敢转我就送”,支付宝提醒你“红包送不停”, 公众号敬告“错过今日就错过一年”,APP推送“1折倒计时”,连餐馆也来电“打折算什么,你来我免费”,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大清早看到新闻,天猫3分钟突破100亿元,感觉在这个集体“剁手”的日子,不去淘点什么,就要跟不上新时代了!老猫沉思良久,作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也在微信朋友圈里转了一条文稿评改演播室的广告,附言“真不二价,价二不真”。
" ]; r# v& _1 d; I0 J% Y
* G; q7 P) l& Y; x; q
惊喜的是,立即有两位秘友找上门来。一位问:“老猫,词穷怎么办?经常没写几个字,就对着电脑发呆。”昨日刚改了一篇省级文明单位的总结,文中统计加估计了一个数字“今年平均每人从事志愿服务时长100小时”。作为文明人,编造数字是不对的。为了让数字少点水分,老猫决定花几分钟开展志愿服务,认真回答该网友的困惑。我说,词穷就是没话讲。首先是不常想,研究字不研究事。脑子里没装着事,老想着借双十一赚点便宜。对一项工作不明白为什么做、怎么做,更不晓得已经做了啥,问题出在哪里,准备做什么?按余之舰老秘的话讲就是“琢磨事儿比琢磨字儿更重要”!建议准备一个记事本,工作中对单位传阅的文件,无论是讲话、政策,还是信息简报、会议通知,只要想着写材料可能用得上就择要记上一笔。甚至包括听领导会上讲的,聊天同事说的也可以记上备用。其次是不会搜,搜范文不搜精神。无奇不有的网络没用好。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或上级部门对这项工作开了什么会、讲了什么话、发了什么文,同类型的单位提了啥思路、有何好做法了、遇到啥困难,对一个问题权威专家有何新观点、新论述?比如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十九大报告中对这项工作提出什么新要求。这些东西是激发你写作灵感的最大源泉,而且用关键字“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老猫特别喜欢使用搜狗的微信搜索,即使找不到全文,搜索到相关新闻报道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个是不敢抄,尊严比水平高。写公文是一件很严肃的活,但借鉴引用不会降低你的道德水准。有人说,小抄抄其形,中抄抄其神,大抄抄于无形。整篇整段复制粘贴,肯定会被打屁股。把20篇文章整合成一篇文章就不算照抄。三言两语拿来借用,生发改造,画龙点睛,把最合适的文字放在最合适的地方,你也能成为抄材料的大神。不敢抄的是因为不会抄,不会抄是因为不学习。对上级要求不了解,对下级动态不收集,对本单位之前的材料不查阅,自然写起来如挤牙膏,因为这些内容是完全可以大胆抄、放心抄,也是必须抄的。网友回复了四个字:“字字诛心。”老猫忍不住拿出来显摆一番,老有成就感了!
* B6 o7 X" O! h! a9 o4 Q9 i; \) G. H( v# X) Z4 _ }1 H5 G/ s# h
另一位网友说,我发现文稿评改演播室很多老师都是市级组织系统或者党办系统的大手笔,我也在县级组织系统任班子成员,但是材料水平还是很惭愧,我看很多老师年纪也不大,真心是佩服。老猫认为,年纪大小并非写材料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会更丰富,见识会更加宽广,这对写好材料很有帮助,但写材料水平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提高,而是需要一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磨练过程。有人说,写材料是加班熬夜逼出来的,这话我赞同。为什么我们感觉省市一级的材料写得比县级好呢,有的也是小青年写的啊。老猫认为,省市一级可以接触更高层次的领导与决策,拥有更丰富的基层写作素材,接受更全面的写作训练,起点不一样,眼界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审核把关也不一样,写出来的材料更加严谨规范、丰满实在、准确生动也是理所当然的。文稿演播室(QQ群:366351120,如有意加入,请点击了解详情)里邀请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在任上的文秘人员,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更多实践经验。近三周,我们邀请余之舰、白帝和张传禄老师谈了十九大的学习体会与有关文稿写作,龙行江上、清水拂心主讲汇报文稿、微信、调研报告的写作与修改,和和子继续讲解文秘人员图文报道的基础知识,春秋带来文稿写作常见失误案例分析第21讲,长安老耿主讲系列讲座第21讲文之魂(下),碎片紧跟时事谈材料(25),万笔吏妩继续信息简报写作系列讲座之四,房立洲续讲欣赏与实战之四:公文如何写得大气磅礴不同凡响, 其中视频课8期,超过半数。未能在线参与听课的同学可以到“学员专区”回看,建议大家观看后能够回复点评几句,一方面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方便主讲老师改进授课质量。
- ?% z. `) G1 ^9 B9 E& S% a3 `
( `' d% ~8 v! K3 q1 r' ]0 l* l) v) K
您未购买
或需要登陆才能继续查看
课程信息
课程价格:10文银
2 F! l) f! y# f+ F8 T3 Q
" D/ e* m% {* k6 Z+ @以上视频为胡森林老师主讲的课程《讲话稿起草七大常见病》,好书推荐 ,接下来,奉上近三周老秘网上的观点选萃。
* X$ y& a; K- V4 e1 J3 |3 P2 v. v; s7 b- `% y- d
7 _0 ^3 I/ M' X Q. ~! ]7 h M$ t: Z8 f8 l6 N2 C" }
(1)一篇好的公文,在语言上绝不排斥生动性。生动性,是涤荡公文“乏味主义”的清泉,是软化公文“僵硬面孔”的春风。比如一篇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提纲。(一)从“小我”做起,着力刹住松懈苗头。(二)从“小名”管起,着力遏制摆阔苗头。(三)从“小节”改起,着力抵制享受苗头。(四)从“小事”抓起,着力杜绝浪费苗头。这篇文章一改一般此类报告语言空洞无味的说教风格,紧扣“奢靡之风”,提出从“四个小”方面,刹住“四个苗头”,构思新颖,角度奇巧,小中见大。同时,“建‘雷区’、设‘红线’、安‘警钟’,请‘监控’、定‘律条’”的一连串比喻,生动形象,层层渲染,加强了气势,发人深省,也增强了可读性。(摘自房立洲的文章《浅谈公文写作的彰显个性方法》) ; }/ b1 H1 x6 u% u" }
; Z1 w' a0 D: g3 k! J! `. |
猫评:把公文标题生拉硬凑,搞成对仗工整并不难,但要写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就需要深厚的功力。老猫认为,平淡无奇比漏洞百出好。功力不到,就别一开始就把自己框死,没人说过不把标题搞成对仗工整就不算会写材料。
+ u4 { B5 [+ d I, b b' a- n( j& A" p
& s2 V+ m, `( d' }* Z
}9 f& R7 }% W4 f(2)如何提高评论文章的高度?最好用的一招是“以高显高”。就是说如果想让评论的高度上去,就要相应用有高度的材料。一是借助高人。 例文1文中出现的高人有毛泽东、习近平、马克思、列宁、李立三、李大钊、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魏源、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美国学者库恩等等。二是借助高论。以提纲挈领的点睛之语、隽永深刻的哲理之言来统率评论文章,提升文章的高度。达到于平淡之中见奇崛,于平地之间起惊雷的效果。如例文1中提出“马克思为人类社会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但并未终结真理本身。”“时间是真理的忠实听众,一切嘈杂喧嚣都会湮没在时光的尘埃里,一切真知灼见都将沉淀在历史的河床上。”三是借助高尚的事物。借助与评论主题有某些关联的事物。如评论中国共产党,往往会提到延安宝塔山、陕北窑洞、井冈烽火、嘉兴南湖的红船等。(摘自随缘在众秘夜思第521集的讲稿) 0 y& b$ Z/ {0 E0 _4 i
" u/ h* N0 U9 ^' f猫评:高人、高论、高尚,归纳堪称经典。大家可以去翻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自行印证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 J# g9 c1 \+ N: P- W p4 |. Q
) c) T8 R6 J, Q
6 }3 ]' T2 a( Q3 B3 ?1 H9 c! ^( A% k; [1 Y4 @2 s
(3)关于调研报告的主题,有的是上级机关或领导定题,或者半定题,即提供几个主题,从中选择;有的是自主确定主题。3 R- t, F* O+ [1 N2 T7 C& P- ^) a
对于自主确定主题,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选一个有推广意义的主题,即能产生推广价值、指导参考价值。比如在本地取得成功的医疗、林业、金融等改革经验。二是选一个有研究空间的主题,即该主题属于相对新一些的领域、概念、课题、工作等,目前全国尚无深入、系统的研究。选择这样的主题,优点是容易出成果,缺点是可借鉴的资料太少。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三是选一个有争议性甚至于针对反面教材的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之策。选择这样的主题也容易出成果,同时能标新立异,彰显直面问题的勇气。比如对双十一的非理性消费怎么看?四是选一个与中心工作、大局全局相契合、相贴近的主题,体现调研的时代性、政治性。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新任务。五是选一个与工作重点、难点、亮点有关的主题,体现调研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比如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六是选择一个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的主题,体现调研的前瞻性。比如人工智能运用、监察体制改革等。(摘自清水拂心在众秘夜思第516集的讲稿) # `7 ]2 R) ]! y5 k
- _' \* t1 k- P" Q7 B猫评:调查课题选得准,报送时机抢得好。这样我们的调研报告更容易引起上级的关注。今年老猫搞了个调研报告,省委内参刊用了,改天可以跟大家谈谈体会。
! T* z2 W& f2 v4 s; W$ F" [* J7 w/ e# j6 t
; ^* G0 A' x: v$ f* [( E0 V
5 P& T$ I$ w- s6 s7 ?% X: H6 h(4)公文常见句式:“把甲融入(纳入)乙”,就是把甲项工作放入乙项工作之内,让乙项工作成为甲项工作的促进力量,使甲项工作在乙项工作进步中实现进步。可以赋予甲项工作更重要的地位及意义。比如①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②把安全警示教育纳入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摘自雾端凝眸的文章《公文中“工作结合”的5种常见表述》) 6 G, _2 q J4 e: u
, X/ u7 a% n& ~: ~* _2 _. @猫评:这个是万能句式,太好用啦。比如将学习十九大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培训内容;比如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比如把安全生产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等等。一纳入一融入,既说明重视,又体现落实。
+ }- z" {7 D/ U6 a7 }" j, Y
9 H4 R7 }& U, g 3 y( {3 y" |1 Q! X
6 I6 y9 a! k Y% I; ^7 M' H7 }(5)观点不能错。观点一错出大事。领导讲话具有权威性、指导性,下级要学习领会,要传达贯彻,上错一点,下错一片,上错一尺,下错百里。观点一错害领导。网络时代,一句讲错,天下皆知;寅时讲错,卯时便知;组织可能不追究你,网民不会宽恕你。政策不能错。领导讲话经常需要引用、宣传、解释相关法律政策,领导讲话本身就有政策效应,所谓“言出法随”,必须准确无误,有些政策性很强的讲话,必须字斟句酌,表意明确,不让听众理解困难,不给错误钻了空子,不使工作出现混乱。事例不能错。事例要真实可信,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五个W不一定要写上去,但写作者要查得一清二楚,万不可道听途说或从网上获得。数据不能错。领导讲话就是权威发布,讲话中的数据是要被新闻传播出去和被社会广泛引用的,不可有水份,更不能是虚假数字。不准确的事例和数据会让领导的公信力打折扣,写作者是应当负责任的。(摘自余爱民的文章《衡量领导讲话写得好不好的标准》) 5 \$ r# m- `* ]8 E0 I% C) d: G5 U
; J+ T: j, q5 }* p. K2 h
猫评:特别是一些政治概念和最新表述千万别错,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你别把新时代给漏了,万一发表出来,那就是政治错误。 % _0 i1 L) ~2 M
, `3 L' \# v- ]# V
- W% Q+ {! x9 N7 v& y% L A
) j4 y( S0 H' ?9 v2 X' X7 q(6)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时报》这两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的写作架构,即,先介绍书(文章)的核心内容,表达自己的认识(概述,喜欢还是不喜欢;好还是不好。)然后,提炼几个观点(好在哪里),举例子说明。最后总结(表达感情)。作为我们普通人写这类心得,不必要求全只要抓住一个点写一写即可。比如例2所列举的8个方面,任意一个都可以放大了写。也不必刻意拔高。(摘自碎片在众秘夜思第518集的讲稿提纲) / ^( `7 i. W6 Q, A8 _' v( N# z
' `7 z6 T- _* o+ u9 M猫评:学习体会的常用写法就是引、议、联、结。首先是找到“感点”,取其一点,结合认知,结合阅历,结合工作,有感而发,遂可成文。 , B4 x' J" k$ I) j
; d& g' ^8 H; z+ j8 z. G0 u0 Y
. G4 I/ G) O6 H, g8 V# w7 c+ K& E0 k* ^
* v# Y* `( C' U0 D8 o1 v, f(10)学会比较
' t# O/ L7 E8 @0 Q. d提炼亮点。这一步很关键,要做好这一步,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其次是多角度站位,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简单吧,但是又很复杂。如民生问题:政策导向是怎样的要求的,政策落实地方有没有差异化变动(特色1)、本地区现状呈现怎样的特点有哪些难题是需要啃硬骨头的(特色2)、我们是如何啃这块骨头的,特别是方式方法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即便方法相同我们在实施的规划、节奏、落实等方面有哪些进步要整出来(特色3)、成效如何?与本地区、其他地区、省、市乃至全国有什么区别、亮点,用大思维去套(特色4),领导希望搞成什么样、人民期望搞成什么样,与这些期望的契合度如何(特色5)。当然还可以有很多方法去延伸,不一一列举。(摘自utemjat的文章 《文字工作者如何通过文稿快速打通职务晋升通道》) & {0 f) }. ?3 t; J7 r
$ O( w9 N5 P" @5 O8 o+ I- {2 Q猫评:简要地说就是向上下、左右、前后六个维度去拓展自己的思路、搜集相应的素材。有的朋友一接到任务,就慌了神,第一反应是到群里问一声,XX文章怎么写?猫以为,一定是要先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抛出这么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难题,谁也帮不了你啊!
0 w& q8 m; W- i& E* F- W. L$ u! t) p) ]7 W5 C5 x( O8 u
7 D( \5 ?" c0 r9 x6 v
9 B' O5 z! j8 z/ e( p7 G
6 o* K a/ |5 N: d: @& l1 o
. P: m" m7 V& [) e- q- v- Z
7 r" l8 w' B, x
: y0 G c. H" i2 a3 J) `8 L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