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写作,一般可以分为条文式和表格式两种类型。下面仅讲条文式计划的写作:
/ t+ d' s8 Q5 z) j) C5 J( P) p1 n4 o d' w; @9 t$ U
(一)标题。
( Y9 D" V, `0 G/ h1 z+ U. e6 ^. B+ K H计划标题的结构类似公文标题,一般由制定计划单位名称、适用时间、计划内容和文种四部分组成。例如:《XX市财政局2004年工作计划》。
2 R8 k" D/ r6 T5 c8 U! {在具体拟定计划标题时,构成标题的四项内容不一定同时具有,可以省略“单位名称”或“适用时间”。
- u/ _2 V6 K3 C" Q5 l(二)正文。
, x0 m5 C1 T, N7 F* z条文式计划的正文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g+ C' M& f. }: V- C6 l/ o1、指导思想。
6 e# F; L" k$ P' n; p指导思想之前一般有一个前言,概括说明制定本计划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多以一个自然段完成。
& ~% @$ v7 f+ x2 Y, B. H1 b# ^9 P“指导思想”部分应简明概括地写出根据上级的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今后工作的总任务和总目标。如无必要,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不单独列番号写,而直接写在前言中。
- v6 P- }# T" O" P2、计划事项。
9 o' |- J7 e# u( R1 N+ }* Y. v这是计划正文的主体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6 g8 ?3 }1 v# }( e ^' F+ C! W
(1)任务和指标。即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这既是计划产生的起点,又是计划实施的归宿。包括任务、指标、要求和完成时限等。如果计划完成的任务含量大或属于综合性计划,这部分应分条目来写,以使纲目清晰。/ d% ]" p* [' n+ E
(2)步骤和方法。即“怎样做”。这是计划正文中占有极为重要位置的内容,是完成计划任务和指标的保证。包括完成任务和指标的阶段划分,采取的措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以及收到的效果等。这部分要尽可能写得合理、切合实际,以增强执行者的自觉性和信心。
4 R$ Z/ g% I1 C1 c G% y+ Y- h3 g(3)分工和责任。即“由谁做”。要写明每项工作的具体分工,谁是主管责任者,谁是协助、配合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责任不明而产生工作中的推诿现象,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有的计划也可以将“分工和责任”与“步骤和方法”两部分合在一起写。由于这两部分是计划的主体,内容多、篇幅长,多采用大番号套小番号和以小标题的形式划分出主体的层次,使之眉目清楚。* Z! Z3 Q. U' w. W. p6 d; c
3、执行希望。这是用以鼓舞、激励人们完成任务的具有鼓动性和号召性的内容。要写得鲜明、生动、简洁。
+ r3 ]. c" U5 j2 [(三)落款。0 L2 {9 g) l. W( D' [
注明计划的制定者和制定时间; |6 f" M, t$ Z7 r) T( d4 y
计划的写作要求
2 v) v* c6 s, e3 C" N4 J+ Z(一)符合政策。
. y0 I/ y8 M/ d计划的制定,必须从党的政策高度来考虑,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该做的努力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以此强化计划的指导意义。
; L* m! i+ R# ~# o(二)考虑全局。; [; _) Z: b8 f# [
制定计划必须胸怀全局,具有整体观念。任何单位在制定计划时,都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 B5 M: ~9 n) S4 D
(三)切合实际。
+ Y+ J# g% h( t+ o4 a- h* O: C# ^计划虽属前瞻性文体,但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植根于现实的。现实情况是制定计划的根据和基础。凭主观意志,想当然地定措施、想办法所制定的计划,或是“可望不可及”,或是“唾手可得”。这样的计划不仅无用,还会给工作造成损失。
+ {1 Q2 b" S; w+ d' a4 b(四)集思广益。
6 m- c9 n9 u1 S# A$ J5 j# {8 x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只有这样,制定的计划才能经得住考验。因为计划的内容,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脱离群众的计划,不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只能是一纸空话。6 y( H) ]* Y' S1 D
(五)留有余地。
. g, W; t8 J1 o2 ^$ k事物本身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在制定计划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也要注意留有余地,使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更加科学、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