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行文结构的逻辑性
3 \, C4 H) l; Y3 w, j 结构的逻辑性主要是体现在段落排列上,通过安排文章段落,使之体现出一种严密、合乎逻辑的行文过程。一般有三种:( @: ?" A$ s) x
" P: k1 m0 ~) {9 a5 A* d6 h$ H 一是时间、空间顺序
+ s. c- k+ l+ p" g2 x+ W3 F' Y1 e* {+ _7 Q3 a+ F* g
该顺序在内容排列上,旨在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或者空间的顺序进行行文布置,体现工作具体进展过程。以《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实施方案》为例,主体部分如下:
' ^: C( ?% P. @4 g' T9 ~6 n# o; H- C+ X
(一)书记带头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I! X1 h& Q J3 n% Z' H' F) A. j7 k
( L |' I2 R. q, K3 z- I* {
(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
) q& u/ @4 r" ~% G& J! X3 W" ?/ |3 P& Z- \* M3 @5 [4 } F
(三)深化“四风”整治。
- M4 [6 b- b# _ U3 W& T# _6 [8 `
! I1 C5 s. L4 [, Z8 z; I `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D! U. h/ f7 ]* W6 }8 s8 {: Y
% k! T1 G' Q9 P/ v 从这份公文主体内容看,它的逻辑顺序是非常清晰的,首先书记讲党课,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然后进行深化“四风”整治,最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如果将其行文顺序稍微变动一下,就明显不符合逻辑了。
' d/ K& E x* q' F5 C1 J8 H. f7 e0 }. V
二是重要程度顺序; o1 U0 H7 O+ x' m( o7 x
0 [3 W5 ?# U' N% R' @$ S: J; Z 该顺序排列上,应当关注内容的轻重缓急,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第一部分,按照重要程度降序排列。
! F# @5 _" C! G. J6 u @5 W" K4 u4 \$ m) `, {* @, F6 H& J
比如一篇《在人才交流会上的讲话》,第一部分是各类人才是XX地区发展的宝贵财富;第二部分是各类人才应成为XX地区干部的座上贵宾;第三部分是各类人才要成为推动XX地区发展的骨干。
2 ]4 \* _8 V# M
U7 r8 r8 L! G0 W0 P! I 显然,该讲话稿主要就是为了说明这些人才对本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自然应当放在第一部分位置直接阐述,后面的内容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分别对本地干部和各类人才提出要求也就顺理成章了。
9 K! F$ v! _7 F* K( `( l( B1 Z1 j+ }# d" Q4 y* Q8 m
三是类别顺序
# q c( T, i2 V4 {
/ y, p3 s7 N6 g! @% k( e; _ 该顺序在排列上,应当将不同类别内容分门别类,按照“合并同类项”思路,把同种类型内容放在同一段。+ D: O& `; `/ K1 N/ v- j
( J; y3 q3 C# w
以《关于认真做好基层党建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例,其中主要任务可分三项内容:开展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自查;开展党员参教信教问题整改行动;开展村党组织落实党建工作任务情况检查。这三项内容,显然是经过“合并同类项”后排列的并列结构。) t5 c7 I5 [# C. [: Q4 R+ u1 M
! J0 a" q3 {7 I$ y 综上所述,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避免逻辑混乱,增强逻辑性才能使公文更加准确规范。(蒋妥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