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修改思路
G: J/ i- r! t' G3 U8 W) P3 N 7 D, y$ p4 I: b
日前,我的同事起草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该制度的初稿基本上是同事从网上搜到了一个“模板”,基础很好,我略加修改定稿。下面,谈一谈我的修改思路。
; c3 u0 W1 R8 }; z) h! e8 v6 J
! O r. F, w6 H9 v) A2 O
一是确定本制度的适用范围。这个制度适用范围是局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就是说,不仅适用于市管局级干部、局管处级干部,也适用于下属单位管理的科级干部。因此,我在语言表述上予以修改,统一表述口吻,使之符合适用范围的要求。2 Z, x7 v1 }6 {' M# F
- ~9 _( `0 C9 m
二是修改了第一条。制度第一条,一般都要说明制定本制度的目的,语言表述是“为……”。“模板”第一条是“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贯彻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和当前的形势不符。我修改为“为进一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 _, B- g7 Q5 |2 I ^6 ?
; @4 C o5 b2 u2 A, d" G- N 三是修改了每章的标题。“模板”每章的标题大多为偏正结构,由修饰语“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中心词组成。比如,第一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指导思想。太哆嗦。我把修饰语“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删去,保留了中心词,使每章的标题更加简洁醒目。3 }0 K7 g$ Z! F8 n% A; G
L2 I; l+ ~/ j2 D1 @( E
四是增加了第八条“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是联系群众的重要内容和方式,过去执行得不够理想,于是增加这一条。这是内容上的修改。
. c3 J% V- u6 g* y3 a- f
8 h' N( \7 a/ Q# ^9 a+ G. ^' z) I1 y/ T, @' N3 g) m
. E8 W3 v, t) a1 r 2014.3.18于长安茅庐- U# ?" R2 g# S7 @
- B* K8 \! }4 U9 Q7 q/ z/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