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有一篇报道,原意是“送子服法”,一字用错,将服从的“服”写成降伏的“伏”,从纸面上把人家儿子给毙了。
: m3 h" N! ]4 E% I- g1 Q1 O; W; Y' y8 ~" Q! H( ^3 v
⑵一个广场树着一个牌子,写着“对于发现践踏草坪者,罚款50元”。1 q1 o: V- R6 I" ~
8 f7 b: } q7 d$ d' K) F, L
⑶又如,古时一人骑马不慎踏死了人,别人告他的罪状是“跑马踏死人”,眼看性命难保,有人为他着想,取笔在状纸上一勾,变成“马跑踏死人”。这样,主犯由人变成了马,罪行减轻,免于一死。9 S3 c7 J! [1 J# ?/ T5 t
9 n6 p) e' X0 U⑷还有,太平天国时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连吃败仗,上奏时幕僚写道:屡战屡败。曾看后怕在皇帝面前吃罪,提笔一划,改成屡败屡战。这样,意思就有了很大不同。* n% W5 Q/ c6 W+ Q! {
( M: V9 ^1 D5 E4 C7 U* c" f
⑸再如败在一个字的战争。据史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预定在沁阳会师聚歼在河南的蒋军。冯的参谋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一个在焦作,一个在驻马店,一北一南相隔数百公里,结果会师不成,反被蒋介石分割包围而打败。仅仅多了一撇,冯阎兵败中原。否则,也许中国的历史就要重写。⑹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11 月),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在柳州展开激战。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20公里的六甲地区。美国第六航空队奉命出动B-29轰炸机前去轰炸那里的日军。可是机场译电员误将“六甲”译成了“六寨”,而六寨却是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司令部所在地。当17 架美军战机飞临六寨上空时,当地军民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向盟军飞行员挥手致意。然而,美军飞机回报他们的是一颗接一颗的炸弹。这次误炸夺去了1名中将、2名少将、200多名上校以上军官、800多名士兵和5000多名平民的生命,可以说是一字引来灭顶之灾。这都充分说明用词用字的重要性。
% I8 x3 n$ a0 ]- w3 \5 b
6 Y% l7 l ~7 H3 [3 d另外,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很重要。标点符号例:
! y* x: S7 c) h; [# Q# T: C( o( S5 e7 G* `8 j+ Q7 F% Q7 E1 V
(1)一个媒人介绍一女子:“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因无标点,男方误认为:“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娶回家后,大失所望。
0 v/ ^; a8 j6 m8 S. J: y5 X. j Z# e1 j+ p
(2)一地主与教师在下边一句话的理解上,酿成一场官司。地主解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半分文学费。”而教师则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有青菜咸菜不可,少不得分文学费。”
7 n/ f' j4 T0 \% a" u
7 J, ]# e5 b/ d9 F. a& |⑶ 有一条报纸标题新闻:“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因无标点,被一领导干部读成“西哈努克亲,王八日到京,外交部长姬鹏,飞到机场迎接。”引得哄堂大笑。
, a4 T+ p6 v/ L- [$ r4 \2 x, H- w5 | _4 z
⑷已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
2 E- V. Y: `% `1 } N
9 k) F; K6 K' y5 B d% n⑸某人规定其子每天要记日记,晚上他要检查儿子的日记。一日,他查完日记后,对儿子的母亲大发雷霆。妻莫名其妙,为夫曰:“有据可查!”他把儿子的日记摊在桌前,其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今日王叔叔来我家玩,我做完作业后,叔叔夸我做得好,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妻大怒,斥问小儿。小儿哭叫:“是我把标点点错了,……应该是叔叔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你说标点符号事大事小?她居然能够影响到家庭安定!所以,要教育孩子从小就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哟!以上这些,不少有文字游戏之嫌,但至少都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 l t8 a% [ F' \+ N. R+ A'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