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人都会,但是说话的水平与效果却是千差万别。当前学生中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就是“不会说话”。提高说话的水平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步来训练。+ J7 Z5 X, {" G& d
听自己的话/ v# ?$ y0 P( Q; ~/ u9 O e6 I# r
大多数人在说话时是不听自己的话的,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具体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也就无从分析哪些话说的好,哪些话说的不好。因此提高说话水平的第一步是听自己的话,最起码要在一次谈话结束后能记得自己说过什么样的话,这样才能分析这些话是怎么出口的,对方为什么不愿意听,最后的效果为什么不好。
6 K! z: \, B) i& j- f, l. P Z; y8 Q" p, D( o5 K$ Q; e
另外听的过程也是个脑子在运转的过程,是个思考与琢磨的过程。听得多了,自然有助于培养在话出口之前先预先判断一下话的预期效果的意识,养成在话出口之前调整思路与组织语言的良好说话习惯。0 g& h; v4 ^$ l; \6 m C- p
- l: Z3 Y" E) b' |6 A C看对方的脸6 k4 Z3 p; q8 {0 L
谈话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过程,要随时注意一句话出口后对方的反应,反应平淡甚至反感,说明你这句话的表达是有问题的,不合时宜的,这样马上就可以调整,换一个角度或重新组织语言与表达方式;反应积极,说明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对方是接受与认可的,这样可以顺着话头加大力度。 M" R4 o' j* y3 K0 H
+ I8 J4 H! X4 x3 E' Q& S# ?" t
另外说话的目的是取得自己预期的目标,而不是单图自己说的痛快,或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完了就了事。因此说话一定要追求效果,这个效果的好坏主要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8 {( |! |( Y; ~: ~
& L7 C R) f& h& E5 X- f0 k$ Q
想各方的事& R4 c& d% c ]$ |6 E
有的谈话是有第三方在场的,有的谈话虽然没有第三方在场,但这个“话”传出去会涉及与影响到第三方的利益或感受,因此虽然是与对方在交谈,但脑子里要时时顾忌说出的话对第三方的作用,无论直接或间接都不要忽视、不要怠慢、更不能刺激第三方,否则在这种无意识状态下也会“伤人”。
: U# o/ X& ^/ X5 B4 I4 j
' {8 Q6 D" N8 F" B8 y另外有一种情况是意图“隔山打牛”,即借对方的口来传给某一特定的第三方听的,这时就要反其道行之,不仅要考虑对方的反应,而且要根据第三方可能的反应来调整与组织语言。& ~. E1 x' f, y% }& A( Y
" n. X v; M2 `( ~找其中的错
; |2 e( P; N: N. e5 p0 j+ [% c
7 \) [; j- W* q4 V$ G做完了以上三步,不管说话的效果好不好,都要仔细琢磨自己的话,观察与分析对方的反应与第三方的态度,效果好,好在哪里;效果不好,不好在哪里。仔细推敲,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错”,逐步改进,形成一个优化的说话的“路数”,再持之以久,就会说话了。
3 m7 M {% G; n4 o: Y-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