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联系指示精神进行领会。领导讲话,绝大多数是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或者为了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把领导的讲话同上级的指示精神联系起来领会,对领导的讲话意图也就容易理解了。 * z! E/ D: O4 S) i5 m
$ A, u0 O" N, L1 z. ~二是联系实际情况进行领会。领导讲话一般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把本地区、本单位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搞清搞透了,就容易把握领导意图。
3 M5 G! \8 g" n% V6 D3 a* ?! b9 `
8 {3 ^& H1 g% P5 V" ]" t+ C三是联系最近讲话进行领会。也就是说,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领导强调最多的是什么同题,大会小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问题。这样联系起来想一想,通常也能悟出一些道理来。要学会听和观察,不仅要听清领导所说的,而且要细心观察他所想的。只有把领导意图了然如心,才能起草好讲稿,这也是先决条件。
& p2 j! A1 i& q1 c
) X9 h7 \: G4 G( S+ j2 N. c& \
+ j, P' F1 ]0 B1 g+ J- ^. ~7 y1 x+ ^% D/ g: o) G+ u/ ^
整体“设计”:精心编制写作提纲+ H% E5 v' q$ N* t
) t, D8 r9 S1 U2 p P3 T+ a在摸清领导意图后,紧接着就是学习有关的理论著作、政策文件和参考资料。有的重要会议报告,还要组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同时,还要搞清会议的主题,注意领导的身份,知道参加会议的对象。然后,就可以进行思考、琢磨文稿的主题思想、基本观点和基本框架了。在此基础上,拟定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
0 h% m# N1 B C4 D7 e4 e* _4 G! k7 e3 X8 v% O
提纲要旨有三:一是主题宗旨必须明确。起草文稿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层次构架要清晰。全文拟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几个层次,应一目了然,经得起“抠”;三是重要观点要鲜明。引文要精彩,且须注明出处。写作提纲报领导认可后,就要抓紧时间起草。3 _9 n5 `2 m1 b6 y1 k' V
x' v" b o; T E2 y4 p. B* ^
一般来说,只要科学、详细的写作提纲出来了,又有了材料准备,写起来就比较顺手。
2 X1 W1 ]3 @. |( F( b) w" [2 |1 t% Z) G
/ L0 H' N- M! P. |8 [+ K& C5 I- k3 T- ~+ c3 T/ ^1 @
, S1 F9 S9 c. n: y8 r现场“施工”:认真组织起草
8 v3 g, X8 n+ o& d" A% @/ I4 r- R' R4 j+ w
正式起草领导讲话稿前,要尽可能地把准备工作做好。除了有关材料准备外,思想上要明确两个问题:
: P( d# Z3 h: _8 G* _8 e/ Z1 Y7 F# v6 }7 @1 B" x
首先,要把自己当作讲话领导。从某某领导的职责、权力的角度,要讲什么、怎么讲,去思考领导文稿的起草。7 k/ S) B( l. B6 J+ H
! _3 F$ U# S8 \& V& @. i
. D& B* ^4 ]. w- j) e8 A& X其次,要把自己当作参会人员。从与会者的心理、心态的角度,想听什么、爱听什么,去思想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这就是所谓“双向思维法”。正式起草时,我主张按照提纲尽量一气呵成,无论好坏,然后再来认真推敲和修改。当然,一气呵成的情况一般不多。因为,起草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再思考、再创造过程。
X# Y; V2 Y- U1 i0 Q0 q3 W6 ^. I4 ]7 A) S* v' \1 u f: s
对于观点的提炼、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布局、语言的运用,等等,都是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的,这就需要思考、琢磨,边想、边写,甚至还要进行讨论,有时不得不停下来。问题解决后,再继续写作。
# A5 v; t& j( J4 w; n. @
* P9 J Z) d. K# [; x
) q- W4 |( o/ t( i$ [
, |$ g8 d# _" K x P3 t& k建筑“装潢”:反复修改6 M! V1 E) S9 N8 p4 ?# A, ]! p
s! `. |& [; }1 j+ y# }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从现实看,有的人起草文稿犹如长江流水,一泻千里;有的人则是精雕细刻,周密严谨。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初稿出来后,一定要回过头来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只要有时间,尽可能多修改、反复修改。
8 D5 m. t9 P( x: b8 @' w7 J! c0 p$ r* A* `- k8 _# X* k* {3 N5 ~ r
主要是从主题、观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推敲,看看主题是否鲜明突出、观点是否确切精当、结构是否严谨、语言是否流畅、详略是否得当;内容上要补充删改,语言上要推敲润色。
: a, z9 h" C1 ]2 d* l& i e8 o0 w. x4 d! a, D
领导初审后,要根据他的意见进行再修改,甚至大的修改。这些都要很过细,连标点符号都要想想是否用得正确。& r3 @0 s/ R; @. a9 F3 b, L
) Q- x. V$ y) P0 l- b
( K- R _* C& Z- [" g
/ G5 ]3 G( g3 i: `8 O N |